風機剛開始工作時軸承部位的振動很小,但是隨著運轉時間的加長,風機內粉塵會不均勻的附著在葉輪上,逐漸破壞風機的動平衡,使軸承振動逐漸加大,一旦振動達到風機允許的最大值11mm/s時(用振幅值表示的最大允許值如下),風機必須停機修理(清除粉塵堆積,重做動平衡)。因為這時已是非常危險的,用戶千萬不可強行使用。在風機振動接近危險值時,有測振儀表的會報警。
風機軸承振動的最大允許值為:
(1)用軸承震動速度有效顯示時為:11mm/s。
(2)用軸承振幅顯示時為以下值:
a. 電機同步轉速為300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1mm(雙振幅)
b. 電機同步轉速為150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2mm(雙振幅)
c. 電機同步轉速為100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31mm(雙振幅)
d. 電機同步轉速為75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4mm(雙振幅)
e. 電機同步轉速為60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5mm(雙振幅)
f. 電機同步轉速為500轉/分時: 最大允許值為:0.6mm(雙振幅)
風機的軸承溫度正常時為≤70℃,如果一旦升高到70℃,有電控的應(會)報警。此時應查找原因,首先檢查冷卻水是否正常?軸承油位是否正常?如果一時找不到原因,軸承溫度迅速上升到90℃,有電控的應(會)再次發出報警、停車信號。
風機開車、停車或運轉過程中,如發現不正?,F象應立即進行檢查,檢查發現的小故障應及時查明原因設法消除。如發現大故障(如風機劇烈振動、撞擊、軸承溫度升劇烈上升等)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風機首次運行一個月后,應重新更新更換潤滑油(或脂)以后除每次拆修后應更換外,正常情況下1~2月更換一次潤滑油(或脂),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更換潤滑油(或脂)。
葉輪的維修保養:
正確的維護、保養,是風機安全可靠運行,提高風機使用壽命的重要保證。因此,在使用風機時,必須引起充分的重視。
在葉輪運轉初期及所有定期檢查的時候,只要一有機會,都必須檢查葉輪是否出現裂紋、磨損、積塵等缺陷。
只要有可能,都必須使葉輪保持清潔狀態,并定期用鋼絲刷刷去上面的積塵和銹皮等,因為隨著運行時間的加長,這些灰塵由于不可能均勻地附著在葉輪上,而造成葉輪平衡破壞,以至引起轉子振動。
葉輪只要進行了修理,就需要對其再作動平衡。如有條件,可以使用便攜試動平衡儀在現場進行平衡。在作動平衡之前,必須檢查所有緊定螺栓是否上緊。因為葉輪已經在不平衡狀態下運行了一段時間,這些螺栓可能已經松動。
機殼與進氣室維修
除定期檢查機殼與進氣室內部是否有嚴重的磨損,清除嚴重的粉塵堆積之外,這些部位可不進行其他特殊的維修。定期檢查所有的緊固螺栓是否緊固,對有壓緊螺栓部的風機,將底腳上的蝶形彈簧壓緊到圖紙所規定的安裝高度。
軸承部的維修保養
經常檢查軸承潤滑油供油情況,如果箱體出現漏油,可以把端蓋的螺栓擰緊一點,這樣還不行的話,可能只好換用新的密封填料了。
軸承的潤滑油正常使用時,半年內至少應更換一次,首次使用時,大約在運行200小時后進行,第二次換油時間在1~2個月進行,以后應每周檢查潤滑油一次,如潤滑油沒有變質,則換油工作可延長至2~4個月一次,更換時必須使用規定牌號的潤滑油(總圖上有規定),并將油箱內的舊油徹底放干凈且清洗干凈后才能灌入新油。
如果要對風機軸承作更換,應注意以下事項:
在將新軸承裝入前,必須使軸承與軸承箱都十分清潔。將軸承置于溫度約為70~80℃的油中加熱后再裝入軸上,不得強行裝配,以避免傷軸。
其余各配套設備的維修保養
各配套設備包括電機、電動執行器、儀器、儀表等的維修保養詳見各自的使用說明書。這些使用說明書都由各配套制造廠家提供,本制造廠將這些說明書隨機裝箱提供給用戶。
停止使用時的注意
風機停止使用時,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將設備及管路的余水放掉,以避免凍壞設備及管路。
風機振動故障原因分析
風機與電動機之間由聯軸器鏈接,傳遞運動和轉矩。不對中是風機最常見的故障,風機的故障60%與不對中相關。風機的不對中故障是指風機、電動機兩轉子的軸心線與軸承中心線的傾斜或偏移程度。風機轉子的不對中可以分為聯軸器不對中和軸承不對中。風機轉子系統產生不對中故障后,在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對設備運行不利的動態效應,引起聯軸器的偏轉、軸承的磨損、油膜穩態和軸的撓曲變形等,不僅使轉子的軸頸與軸承的相互位置和軸承的工作狀態發生了變化,也同時降低了軸系的固有頻率,使轉子受力及軸承所受的附加力導致風機的異常振動和軸承的早期損壞,危害極大。對于風機的不對中故障,可以用激光對中儀來解決,方便快捷。
總結風機故障現象及原因,有其規律可循,風機故障按其原因及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設計原因:
設計不當,動態特性不良,運行時發生強迫振動或自激振動
結構不合理,應力集中
設計工作轉速接近或落入臨界轉速區
熱膨脹量計算不準,導致熱態對中不良
二、制造原因:
零部件加工制造不良,精度不夠
零件材質不良,強度不夠,制造缺陷
轉子動平衡不符合技術要求
三、安裝、維修原因:
機械安裝不當,零部件錯位,預負荷大
軸系對中不良
機器幾何參數(如配合間隙、過盈量及相對位置)調整不當
管道應力大,機器在工作狀態下改變了動態特性和安裝精度
轉子長期放置不當,改變了動平衡精度
未按規程檢修,破壞了機器原有的配合性質和精度
四、操作運行原因:
工藝參數(如介質的溫度、壓力、流量、負荷等)偏離設計值,機器運行工況不正常
機器在超轉速、超負荷下運行,改變了機器的工作特性
運行點接近或落入臨界轉速區
潤滑或者冷卻不良
轉子局部損壞或結垢
啟停機或升降速過程操作不當,暖機不夠,熱膨脹不均勻或在臨界區停留時間過久
五、機器劣化原因:
長期運行,轉子撓度增大或動平衡劣化
轉子局部損壞、脫落或產生裂紋
零部件磨損、點蝕或腐蝕等
配合面受力劣化,產生過盈不足或松動等,破壞了配合性質和精度
機器基礎沉降不均勻,機器殼體變形。